江湖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,真假难辨,但广为人知。它讲述了50年代末,在香港一家别致的咖啡馆里,金庸终于把他藏了多年的心事摊开,向一个女人倾诉。
那时的金庸,远不是后来威震武林的“武侠巨匠”查大侠,而仅是长城电影公司的一名普通编剧,笔名林欢。为了能天天见到一个特别的人,他放弃了在报社的高薪职位,跑来写剧本。这位特别的人,就是夏梦。
那一天,金庸几乎倾尽一生的情感,把所有的思念都写进了信里。每一个字都像是满腔的情感流淌出来,字字句句都在表白。他将心意摊开,毫不掩饰。
而夏梦呢?她没有惊慌,没有羞恼,甚至没有像许多女人那样表现出些许的娇羞。她静静地听着,清澈如秋水的眼睛盯着金庸,目光温和,似乎看穿了一切。许久之后,她轻轻地推了推桌上的咖啡,声音柔和,却坚定无比:“查先生,我们此生,做朋友可能比做夫妻更长久。”
这句话,仿佛宣判了金庸的“梦”死刑。
展开剩余87%许多人为金庸感到不值。他不仅是一代文豪,才情无双,为了她甘愿去做一个小小的编剧。他能做到这一点,究竟是为了什么?这个问题,夏梦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给出了答案。
要理解夏梦的选择,我们得从金庸和另一个男人追求她的方式说起。
金庸的方式,是“造神”。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夏梦,他的心被深深吸引。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她的喜爱,四处夸耀,说夏梦是他见过最美的女人。
他的爱慕,近乎崇拜。他说:“西施的美丽谁也没见过,但我想她应该像夏梦那样美丽。”他几乎将她捧上了美丽的巅峰,成了美的象征。
为了这个“神”,他甘愿低头,进入长城影业,日夜围着她转。他为她写了剧本《绝代佳人》,名字和故事都是为她量身定做。他将她视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,崇拜她,仰望她。这份爱,轰轰烈烈,才华四溢,像一首华丽的诗歌。
然而,夏梦并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。她生长在上海的富商家庭,母亲是上海滩著名的“葛璐茜小姐”,从小见惯了浮华。十几岁便进入演艺圈,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?她深知,诗歌虽然美丽,却不能填饱肚子。一个男人将你捧上神坛,等你下来时,跌得往往很惨。
而在金庸为她写诗的时候,另一个男人,林葆诚,正通过实际行动,默默为她铺路。
林葆诚是一位商人,但并非土财主。他毕业于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,英语流利,对电影和戏剧充满兴趣。他也是夏梦的影迷,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只是台下傻傻鼓掌。他有自己的想法,也有实际行动。
有一次,夏梦拍摄电影《姊妹曲》,剧组里缺少一位演教师的配角。林葆诚,气质儒雅,得知消息后,二话不说,毛遂自荐,甘愿没有片酬,只为能够接近夏梦。为了什么?他并不是想当明星,而是希望夏梦能看到他,了解他。
在剧组,林葆诚始终没有给夏梦添麻烦,反而处处帮忙。他不像金庸那样夸夸其谈,而是默默观察夏梦,了解她的喜好。知道她喜欢看书、看话剧,就跟她讨论莎士比亚;知道她拍戏累了,他不是送上一束花,而是递上一杯恰到好处的热茶。
一个男人,通过笔把她写成女神;另一个男人,凭借行动把她当作真实需要关心的女人。
换作是你,内心的天平会往哪边倾斜?
1954年,夏梦年仅21岁,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。她嫁给了林葆诚。
消息一出,大家都很震惊,无法理解。放着一个才情盖世的大才子金庸不要,偏偏选择一个商人?可这正是夏梦的“狠”与智慧所在。
她选择的,从来不是嫁给“名声”,而是嫁给“人生”。
金庸能给她什么?他能给她《神雕侠侣》里的小龙女,能给她《天龙八部》里的王语嫣,让她永远活在书中的世界里,成为不朽的文化符号。但那终究是虚幻的,终究是无法触及的。
林葆诚能给她什么?能给她一个稳定的家,一个真正理解她、支持她的丈夫;能在她不想拍戏时,陪她去加拿大开制衣厂,过平凡安稳的日子;在她想重返影坛时,又能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支持她创办电影公司。这,才是真实的。
对于一个透过银幕浮华看清一切的女人来说,宁可选择一个能给她温暖和实际支持的男人,也不愿为了一个虚无的“神仙角色”去活。
婚后,夏梦逐渐退出了影坛,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中。她为林葆诚生儿育女,很多人感到惋惜:一个曾经的巨星,竟然甘愿过上家庭主妇的生活。然而,这恰恰是夏梦自己向往的“福气”。她经营家庭有声有色,三个子女各个成才。
当她终于处理完家庭事宜,准备重返影坛时,林葆诚毫不犹豫地支持她。1979年,夏梦成立了青鸟影业公司,第一部电影便是《投奔怒海》,主演是刘德华。这部影片让刘德华获得金像奖提名,也使夏梦作为制片人站上了事业的新高峰。
回头看,金庸的爱,像是把夏梦当作他创作的“缪斯”。而林葆诚的爱,则是把她当作一生的“伴侣”。缪斯是为了激发灵感而存在的,而伴侣则是为了携手共度一生,互相扶持。
金庸的爱动人心魄,但也许有些过于执着。夏梦的丈夫林葆诚,几十年默默陪伴,才是最实在的“爱”。他对夏梦的支持和宽容,值得我们深思。
2007年,林葆诚去世,夏梦年逾七十,拄着拐杖出席葬礼,眼中充满哀伤。这个男人,她选了他,他陪了她53年,从青丝到白发,从风华绝代到步履蹒跚。
她当初的选择,是否正确?那53年的相濡以沫,早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。
2015年,夏梦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,事业圆满。次年,2016年10月,夏梦去世,享年83岁。
故事似乎已经结束,但命运似乎觉得它还不够传奇。两年后的同一天,2018年10月,金庸去世。
这一天,恰好是两位曾经深深爱过彼此的人的命运交点。或许,他们的缘分,错过了这一生,但在另一个世界里,终于迎来了重逢的可能。
有些缘分,错过了一生;有些思念,追随了一世。
金庸的“梦”更动人,还是夏梦的“路”更实在?你心中有答案吗?
发布于:江西省中国十大配资app,十大股票配资网站,股票配资平台安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