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海米醋
一对夫妇,
用40年时间将祖传醋坊打磨成
浙江老字号“明海米醋”,
却固执地不用塑料缸、不搞流水线生产。
他们说:“好醋急不来,就像人,得学会和光阴打交道。”
1
一个酿醋世家的“时间账本”
清晨,瞻岐镇的雾气还未散尽。
踏入明海米醋的老院子,几百口陶缸在晨雾中静默如碑。谢明海像巡视卫兵队一样看了一圈他的老伙计们,爱惜地敲了敲斑驳的缸壁:“有些缸的年纪比我都大。”
17岁那年,第三代传承人谢明海从父亲手里继承了古法酿醋技艺。9年后,他创办了瞻岐明海酿造厂。掰着指头算一算,他的酿醋生涯也四十多年了。
谢明海性子内敛,属于做得多说得少的老派掌门人,妻子徐爱娟则活泼爽利,聊起他们家米醋的由来如数家珍——谢家阿爷某次违反时令五月酿酒,结果味道发酸喝不得,反倒成了醋。灵机一动试酿醋时,其原料糯米饭又被调皮孩童用后山树叶包成了几个团子,误打误撞试做出了红润酸鲜的米醋。几番改良后,这项独特的古法酿醋技艺就一直流传了下来。
2
与光阴谈判的人
明海醋坊酿醋,遵循古法,每年仅一酿,而节气就是最高生产总监。
最野的工序藏在五月:当山上某种神秘植物,嫩叶在即将到来的梅雨季里初初长成时,醋厂就进入了全年中最忙的时刻。
用采来的植物嫩叶包裹饭团(祖传秘方),静待红黄青灰的菌丝爆炸式生长。梅雨季的潮湿闷热令人生厌,而对谢明海来说是好消息:“这时候要是下场透雨,我能笑醒。”
5月到7月都是最佳酿造时间,他们竹匾筛米、草药发酵、木耙翻醅、古法压醋,每年完整复刻一遍百年工艺。然后以陶缸密封,历经四季轮回,自然发酵沉淀。
这一年里,谢明海夫妇像候鸟般精准守护:梅雨季给醋缸裹上茅草盖,酷暑夜蹲守调节“呼吸窗”。当糯米吸饱的365天雨水,陶缸吞吐的8760小时晨昏,一缸风味迷人的宁波米醋,就成了。
3
“陶呼吸”里的芝兰香
明海醋厂的储藏间里,谢明海揭开一坛三十年陈醋的瞬间,醇香漫溢,成醋色如琥珀,沉静透亮,稠黏挂壁。指尖蘸一点,酸味纯而不冲,柔润微甜,洗过手仍留草木香,与北方醋的醇厚浓烈截然不同。明海这种传统糯米陈醋,有个好听的名字叫“芝兰”,是宁波人餐桌上的点睛之笔——无论是红膏炝蟹的膏鲜,还是地道本帮菜的滋味,都因这一抹琥珀色的酸香而生动起来。
当同行改用塑料桶、速效添加剂时,谢明海坚持用他的陶缸卫队年年出战:“陶器有毛细孔,醋酸菌能自由呼吸,这才是活的发酵,才能慢慢沉淀出最优质的米醋。以前我也用塑料桶做过试验,结果那一批醋仿佛失去了灵魂,风味完全变了,我就直接把那批塑料桶弃置了。”
多年用心传承古法酿醋工艺,明海现已发展出糯米琼醋和玫瑰米醋两大特色系列,无论是线上商城还是线下门店都能找到他们的产品。
4
醋坛CP逆生长法则
这几年,明海米醋也是“出息”了。不仅接连喜提“宁波老字号”“浙江老字号”认证,还包揽非遗名录和人气品牌大奖,每一滴都是宁波人舌尖上的乡愁。
有绝对的实力打底,“明海夫妇”每次“整活儿”效果也格外好。明海米醋2018年刚拿下非遗头衔,2020年就登上央视露脸。到2023年直接升级成“非遗共富工坊”,愣是把30多位街坊邻居变成“季候性上班族”。
厂房旁边还设立酿醋体验馆,小学生都爱来这里打卡,边玩边学古法酿醋,妥妥的网红非遗研学基地!除了设立体验馆,他们还找来清华师生设计新包装、把醋做成伴手礼套装——这对60后“醋坛子CP”真的有在努力向年轻人靠拢。
提及传承,“明海夫妇”异常清醒:“老手艺要想活得好,就得长出年轻基因。”谢明海晃了晃杯中透亮的醋液,光斑在墙上游移,“老手艺和新时代,本来就会自然发酵。”
当流水线吞噬着手工的温度,明海米醋的陶缸仍在吞吐光阴。
“明海夫妇”依然会在清晨掀开醋缸,看晨曦漫过琥珀色的醅料,给时光镀上金边。
或许真正的奢侈从不是天价,而是有人肯把漫长的时光切成以365天为单位的切片,等岁月酿出答案。
明海米醋
掌门人 谢明海
“愿以‘酿造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’,传承百年工艺的宗旨,坚守‘不求百强,但求百年’的核心价值观,让老百姓感受到古法酿造米醋的醇香与魅力。”
掌门人寄语
来源:消费促进处
发布于:北京市中国十大配资app,十大股票配资网站,股票配资平台安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